新闻资讯 NEWS
6686体育公共空间,是为大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的空间。公共空间更新是“十四五”期间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议题,也是人民城市意义下设计为人们服务的体现。如何让公共空间更新能够可持续,是需要政府和各个领域共同研究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风景园林和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作用介入,促使这些具有潜力的公共空间通过合理而可持续的更新设计积极化,对于当前的城乡更新和精细化治理而言至关重要。
本期热点导读精选14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相关论文,在多学科多专业视角下,共同探讨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多元思考和多解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多为特性进行阐述,内容涵盖城市和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机制、模式、案例等多个重要方面,为未来城市和乡村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具有参考的借鉴。
▪城市微更新中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以社区花园为例/刘悦来 谢宛芸 毛键源
▪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穆钧 常竹青 蒋蔚 录维维
▪ 多元重塑激活内生动力—小城镇旧城更新的永新实践/周超 林箐* 王向荣 郑小东
▪ 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李佳敏 杨震*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章明 陈波 鞠曦
▪基于战术都市主义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一种促进景观公平的实践路径/魏方 余孟韩 李怡啸 王向荣
▪ 城市公共广场的空间记忆——匈牙利·肖普朗镇历史城市中心的再生/匈牙利)列文特·萨博 张忍图 胡一可
▪ 空间修复与公共空间更新的行动主义——一个公共性与自主性的理论综述/言语 徐磊青 谭峥
▪ 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以武汉原俄租界为例/李雅琪 李瑞 汪原
摘要:【目的】在中国当前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进入到存量优化阶段,民众对于公共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城市空间逐步被挖潜利用。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仍然存在多种类型的被废弃的、闲置的、利用率不高的剩余空间。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是城市治理中的系统性复杂问题,也是“十四五”期间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从剩余空间的现状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其概念范畴、类型特点、更新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并以剩余空间的代表类型——桥下空间为例,系统提出城市剩余空间的综合更新途径。【结果】更新途径包括: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审慎分析空间的问题和类型,空间辨别与调研评估——结合公众参与进行空间现状评价,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制定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结论】通过多专业综合作用介入,将这些具有潜力的剩余空间进行合理而可持续的更新设计提升,对当前的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而言至关重要,也是人民城市意义下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侯晓蕾 .城市更新进程中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途径:以桥下空间为例[J] .风景园林,2023,30(8):12-19.
摘要:【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刘悦来,谢宛芸,毛键源 .城市微更新中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以社区花园为例[J] .风景园林,2023,30(8):20-26.
摘要:【目的】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重构剧变,传统的自上而下、以政府或设计师为主导的项目运行模式难以应对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关联与可持续更新发展的现实挑战。【方法】从乡村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演化分析出发,以在马岔村及其村民活动中心项目开展的12年工作为例,对项目调研筹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扶助全过程的经验与成效,以及多学科交叉和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梳理和阶段总结。【结果】1)作为所有村民可共享共荣的物质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建设是重新激发和培养乡村社会自组织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抓手与“催化剂”;2)建设的工作重心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的设计与施工,还应贯穿从研究筹备到运营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在专业力量支持下进行社区动员、适度引导和跟踪扶助尤为关键;3)如何突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真正形成互补、互信、互助与互相成就的可持续协同机制和工作模式,依然是当前亟待多元探索的问题和应对的核心挑战。【结论】对马岔村12年建设历程的总结,为乡村公共空间更新建设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同时针对中国乡村量大面广,其发展现状的多元差异性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多要素交叉作用的复杂性等问题,提出如何开展以点带面且因地、因人、因时而异的多元探索路径,建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体系,仍是多学科深度融合协作的长期课题。
穆钧,常竹青,蒋蔚,录维维 .协作陪伴式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以马岔村十二年建设为例[J] .风景园林,2023,30(8):27-35.
摘要:【目的】梳理中国旧城更新的发展脉络,大城市已经产生许多成功的案例,然而小城镇的旧城更新面临着更新定位不清、缺乏资金来源、更新主体不明确、历史文化资源状况不佳的困境。【方法】以江西省永新县旧城更新为例,采用多元主体参与的方式,通过建筑更新、街道更新、公共空间设置、滨水绿地建设等措施,在尽可能保持原状建筑和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植入新的功能与空间。【结果】实践一方面解决了破、危房带来的安全与风貌问题,另一方面以低造价、实用性的更新原则提升了老城的物质环境,保存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并且满足于当代的生活需求,延续了场所精神,促进了文化的复兴与经济的发展。【结论】永新实践为当代中国小城镇旧城更新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周超,林箐,王向荣,郑小东 .多元重塑激活内生动力:小城镇旧城更新的永新实践[J] .风景园林,2023,30(8):36-43.
摘要:【目的】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更新中具有特殊潜力的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多、分布泛、规模小、现状杂、效益低等特征,针对其复杂特征,多采用微更新模式进行优化。在实践中普遍面临空间物质性和社会性的耦合问题,从社会设计视角分析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反思设计目的、主体、产物和过程的社会性,可提升微更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效果。【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同时展开思考:在认识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思考“为谁而设计”“与谁一起设计”和“由谁来设计”,理解在此过程中的价值导向、实践模式和自身角色;在方法论层面,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设计者兼顾具体做法和整体策略,最终探索得出剩余空间微更新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的路径。【结果/结论】城市剩余空间问题本质是社会网络不协作,需要依赖社会创新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网络修复。从认识论来说,设计者要围绕为公共利益而设计的价值导向,推动完善与多元参与主体一起设计的实践模式并把握自身作为辅助设计执行者的媒介角色。从方法论来说,剩余空间微更新需要在视野聚焦、方向把握、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方面积极行动:1)关注线)以“接近性”为空间设计的标尺;3)多元参与平衡空间利益;4)空间设计同步社会机制创新。
关键词:城市更新;剩余空间;微更新;社会设计;公共空间;日常生活;接近性
李佳敏,杨震 .从空间设计迈向社会设计:剩余空间微更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J] .风景园林,2023,30(8):44-50.
摘要:【目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的设计实践将设计者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特征、经济特征、人文特征的思考融入丰富的工业遗存物质基底。选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其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的空间生产特征。【方法】选取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更新的空间生产特征。【结果】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符合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通常特征,并具有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的独特性。【结论】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有3个显著的特征:1)其空间实践本质上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更新对工业时代时空秩序的重塑,实现了从被自然、工业所支配的空间向被生活、公共所取用的空间的转变;2)其空间表象体现为确定性与非确定的共生,即确定性的工业文脉、功能诉求、环境禀赋与非确定性的空间体验、建构原则、生态介入的共生;3)其表征性空间则体现为对日常性的回归,它以先天的微观地理优势与城市脉络关联,作为后工业时代上海社会结构调整与空间生产模式的有机补充,成为城市空间正义新的载体。
章明,陈波,鞠曦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共生: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再生[J] .风景园林,2023,30(6):20-26.
摘要:当代语境中,伴随着虚拟空间繁荣和资本全球化导致的公共空间衰落,建立公共属性的媒介不再限于物理空间之中。为了阐释物理空间的不可替代性,辨析了公共空间的3层含义,并通过追溯公共空间在起源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原型——剧场,以及行为模式原型——仪式,探讨了公共空间建构公共性的作用机制,提出“空间”“行为”“情感”的三元关系。进而提出:剧场衍生而出的公共空间作为承载这种关系链条的物理容器,起到了沟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媒介作用。
边思敏 .剧场与仪式:起源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公共性[J] .风景园林,2022,29(12):120-125.
摘要: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微更新关注人的日常交往和基本需求,强调“人民参与”的治理模式。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由增量阶段转变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逐步聚焦在空间重构、公众参与和社区激活方面,空间关怀落实到社区需求、社会关系等社会治理层面。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的综合问题,以人民需求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公共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以及社会治理的适应性策略。从人与社会的角度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的社会治理途径,体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文化治理、社会需求治理、社会活力治理、层级化治理和机制治理等方面。
关键词:城市微更新;小微公共空间;社会治理;人民城市;社区营造;风景园林
侯晓蕾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途径探讨[J] .风景园林,2021,28(9):14-18.
摘要:当代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存量更新问题日渐凸显,传统的社区更新模式难以协调人与空间、弱势阶层与强势阶层之间的矛盾,社会公平难以实现。以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战术都市主义为研究对象,从空间格局、参与主体、时效持续性3方面探讨了战术都市主义在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进程中对景观公平的推动作用。进一步通过识别更新对象空间、完善更新主体构成6686体育、试验更新方法与实施路径、更新绩效评估与反馈,总结出战术都市主义促进景观公平的社区公共空间实践路径,并提出了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的应用展望。
魏方,余孟韩,李怡啸,王向荣 .基于战术都市主义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一种促进景观公平的实践路径[J] .风景园林,2020,27(9):102-108.
摘要:灾后重建关乎灾区长远稳定的发展,不仅受到学者的关注,也是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其涉及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及物理等多个层面。芦山“4·20”地震发生以来,作为灾害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践行者,以芦山根艺苑广场设计为契机,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重塑”的设计理念,以灾后重建中公共空间的生态重塑、文化重塑和公共重塑为研究内容,着眼于以问题为导向、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框架,探索和归纳灾后重建中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路径,体现其本土性、文化性、公共性的价值内涵。
曾卫,封健,王华 .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路径探析[J] .风景园林,2019,26(11):103-107.
摘要:本文基于真实的案例研究:文章呈现了肖普朗镇(Sopron)近8年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过程,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是宜昌(中国)的姐妹城市,它坐落于中欧与东欧交界处,匈牙利(Hungary)西部。作为一项长期研究、规划和协商过程的组成部分,该公共空间更新项目的第一期也是最重要的工程阶段(包括洋葱形城市中心区在内),在后续工程规划过程中,就已经完成并获得了多项匈牙利国内及国际奖项。由此,该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就是双倍的。一方面,考虑到城市的公共设施是一种很特殊的硬件,我们已经通过减少场地中主要的机动车交通和停车空间对其进行了更新。相反,我们为行人开放了城市广场,而且加强了广场与周围建筑底层商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任何活动都可以在此发生,因为从那时起,焕然一新的户外就餐区,就为众多的城市事件、庆典提供了活动场所6686体育,同时也为一般的城市步行功能提供了空间。随着更新过程中复杂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出现,我们力图展现潜藏在历史以及城市记忆中的场地空间特征:城堡街(Várkerület)的前身是环绕着历史城区的被水覆盖的护城河区域。这决定了它在空间中特殊的形态、模式以及宽度变化。这种空间格局的重构为适应21世纪功能需求的城市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都是在一项特殊的研究过程中进行的,这些设计结果可以直接应用在设计原则之中。该过程具有先进性,同时伴随着一个特殊的研究过程:在方法论层面得出可供直接使用的设计原则。
匈牙利)列文特·萨博,张忍图,胡一可 .城市公共广场的空间记忆:匈牙利·肖普朗镇历史城市中心的再生[J] .风景园林,2018,25(4):12-24.
摘要:从空间修复与微更新视角,将公共性理论、行动主义理论结合并融入学科自主性的讨论之中,从行动者网络的角度形成一个公共领域的能动性网络批判性框架,检视与评价社会复愈的著名案例,以期设计行业以此为参考,助力现行国家推行的基层自治、城市双修和社区微更新等空间实践。同时,也系统性地总结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在地化现实来拓宽学科自主性的可能与范式。
关键词:空间修复;行动者网络理论;行动主义;公共领域;行为体;能动性网络
言语,徐磊青,谭峥 .空间修复与公共空间更新的行动主义:一个公共性与自主性的理论综述[J] .风景园林,2018,25(4):25-33.
摘要:反思武汉原俄租界规划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采用动线观察、PSPL等调研方法,对武汉原俄租界公共空间进行重新解读与分析。总结出弹性设置、微增设计、低技更新3种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的同时,认为通过公共空间选点更新的不断累积会完成对公共空间系统的更新,并选取一个公共空间节点进行了具体操作。
李雅琪,李瑞,汪原 .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公共空间微更新研究:以武汉原俄租界为例[J] .风景园林,2018,25(4):48-52.
占地面积1.6 k㎡、人口数量约为43 700的景山片区是北京旧城中典型的传统街区。20世纪中期以后,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私有产权的巨大变革导致单一家庭居住的四合院沦为毫无血缘关系的众多家庭混居的大杂院;低廉的租金吸引了大量中低收入的租户,进一步增加了景山片区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但是大量的违建、私建和杂物侵占了胡同等公共空间;机动车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使得胡同街巷的交通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私人轿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使得胡同街巷沦为停车场。这使得景山片区以胡同街巷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呈现出减少和衰败的趋势。
在片区中挖掘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微花园、微广场、微活动场、微装置和主题胡同
对片区的公交站点进行集约化设计,根据尺度、区位设置了多重功能,成为居民之间以及居民和游客之间交流的微公共空间
郭巍,侯晓蕾 .胡同里的新生活:北京旧城景山片区公共空间景观更新[J] .风景园林,2018,25(4):60-65.
LA专题 刘悦来 谢宛芸 毛键源 治理共同体形成难,且看社区花园如何破题